文字大小:[] [] []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个性化服务  > 技术集萃  > 详细信息

交互设计之手势控制

发布时间:2011-07-05 13:13:42宝威科技浏览:

      微软也认为手势控制是未来人机界面的重要方向。2009年,微软在Xbox平台上推出了名为Natal的动作感应平台:http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OTU2NTY2MjQ=.html

 


      Natal可以比较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不需要特定遥控器的Wii。随后,微软又在考虑将这种技术移植到办公室工作环境中,以下是一段视频,被称为微软对下一代office的展望:云计算与“自然”用户界面:

      那么,手势控制究竟会在未来的计算中有如何的地位呢?

      首先来分析它的特点。手势控制需要使用到更多的大肌群动作,和更多的精细/粗略运动(Fine/gross motor movements)切换,

      这将导致:

      耗费更多的体力。Tog早在制作starfire的时候就在抱怨他的手在操作所谓的“未来界面”时候很累。而实际经验也告诉我们,将手臂悬空在三维空间里面长时间运动,同时还要保证定位的准确度不是个容易活。
错误率提高。例如在使用鼠标的时候,为了正确操作屏幕上的一个点,需要将鼠标在二维平面中移到正确的点,但是在手势控制中,很可能就需要将手在三维空间中移动到一个正确的点,显然这样的错误率是会大大提高的。为了避免这些不足,手势控制操作的对象不能太小,而密度也不能太大。实际上这是大多数直接操作界面存在的问题,例如iphone就推荐操作对象不小于44px * 44px。
定性的而非定量的操作。由于人本身动作的精细度有限,导致手势控制等direct manipulation的操作精细度存在极限。同时手势也存在不稳定性。虽然可以用技术来屏蔽手的细微抖动,通过磁性吸附等交互方式来辅助,然而这始终不能代替鼠标等像素级的精确控制。
从目前来看,手势控制适合干这些事情:

      操作对象就存在在三维空间中的情形。例如三维建模软件中视图经典的平移,旋转、缩放操作。事实上,目前大多数对手势操作的演示基本都是在对某个对象干这三件事情。 
      游戏。毫无疑问。 
      短时间的休闲应用。例如把一个文件从一台电脑上“抓”到另一台电脑上,做翻书的动作时屏幕上的书也翻页……问题是,这些操作其实用键盘等直接输入工具是更加快捷的。
然而对于目前典型的office应用,如文书处理,数据处理,绘图等,我认为手势操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难成为主流。

      目前出现的这些对未来界面的设想,大多标榜的旗号是带给人类更加“自然”的互动,让人们感觉不到界面的存在。这当然对于初学者是非常好的,问题是当我们针对的数据本身就不是自然的存在时,这些利用自然动作的metaphor就很可能成为效率的阻碍。数十年前,人完全要适应计算机的逻辑,从而导致计算机非常难用,但是如果未来的计算机要完全适应人的逻辑,那么我很深地怀疑其效率也会变低。

 

3页 上一页 [1] [2] [3] 下一页


Copyright © 2009-2021 BWZNTECH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:合肥宝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1009346号

营销中心: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黄金广场6号楼1114-1115
厂区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新产业园沁源路666号3幢综合厂房5层  电话:0551-63633224 

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898号